开门揖盗
发音 | |
---|---|
成语 |
开门揖盗 |
拼音 |
kāi mén yī dào |
基本解释 |
|
详细解释 |
|
出处 |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
例句 |
他们一味接受霸权主义者的援助,实际上是~。 |
近义词 |
开门延盗 自讨苦吃 引狼入室 揖盗开门 |
反义词 |
敬而远之 如临大敌 |
典故 |
公元221年,吴郡太守许贡因见孙策在江东的势力日大,便写信给汉献帝,请求将孙策调走。不料,信被截获,许贡被杀。许贡的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报仇。他们利用孙策打猎的机会,用箭射伤了他。 从打猎场回来,孙策伤势加重,临死之前他把长史张昭和弟弟孙权找来,嘱托后事,将印绶授给孙权。 孙策死后,孙权十分伤心,悲痛不止。张昭劝他说:“现今奸邪作乱,互相争夺,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哀,而不去考虑大事,这就好像开着门请强盗进来一样,岂不自招祸患。”,听了张昭的劝说,孙权止住悲伤。张昭请孙权换上衣服,扶他上马视察军队。东吴有了新主,人心稳定。后来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成语接龙 |
盗跖之物 物离乡贵 贵远鄙近 近在咫尺 尺寸可取 取义成仁 仁义道德 德隆望尊 尊姓大名 名公钜卿 卿卿我我 我醉欲眠 眠思梦想 想望风采 采葑采菲 菲食薄衣 衣食不周 周规折矩 矩步方行 行思坐忆 忆苦思甜 甜言媚语 语笑喧呼 呼天叩地 地利人和 和容悦色 色若死灰 灰身泯智 智勇兼全 全知全能 能征惯战 战不旋踵 踵迹相接 接袂成帷 帷灯匣剑 剑戟森森 森罗万象 象齿焚身 身轻言微 微察秋毫 毫分缕析 析肝吐胆 胆粗气壮 壮气凌云 云龙风虎 虎体原斑 斑衣戏彩 彩凤随鸦 鸦鹊无声 声名藉甚 甚嚣尘上 上根大器 器满则覆 覆车之鉴 鉴貌辨色 色衰爱弛 弛魂宕魄 魄消魂散 散言碎语 语不惊人 人心惶惶 惶惶不安 安若泰山 山崩水竭 竭诚尽节 节衣素食 食少事烦 烦言碎辞 辞穷理屈 屈尊就卑 卑宫菲食 食不重肉 肉跳心惊 惊喜若狂 狂风恶浪 浪蝶游蜂 蜂合蚁聚 聚米为山 山栖谷饮 |
释义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张昭对十八岁刚刚死了哥哥的孙权说“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
英文翻译 |
leaving the door open invites the thief (idiom); to invite disaster by giving evildoers a free hand |
更多介绍 |
开门揖盗,汉语成语,拼音是kāi mén yī dào,意思是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来坏人,招致祸患。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开门揖盗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张昭对十八岁刚刚死了哥哥的孙权说“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开门揖盗成语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示例 ★清《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犬戎豺狼之性,不当引入卧闼。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使其焚烧宫阙,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清《三侠五义》第三十六回:就是姑爷知道,也是他开门揖盗,却也不能奈何于我。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岂不是私通叛寇? 开门揖盗成语辨析【近义词】自讨苦吃、引狼入室 开门揖盗成语故事三国时代,江东的孙策遭了暗算,重伤而死。他的弟弟孙权这时才18岁,天天啼哭,无法处理朝政。大臣们劝说没用,都很着急。谋士张昭对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豺狼满道,如果你只顾悲啼,不理国事……这好比大开着房门,拱着手把强盗请来,必将自取其祸。”孙权觉得说的对,马上换了朝服,登朝理事,视察军队,安定了军心、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