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纷纷复课,开学利器不来一套?
听说你们都想念校园了?别急,熟悉的校园生活逐渐要回归了。
快告别网课了吗?琅琅书声终于又要响起来了吧?为此,我们给你准备了一份学习利器:
是否感到眼熟呢?没错,就是它——插图版的诵读本:
为了表示诚意,今天,我们不“挤牙膏”!这里,我们将对已经打过广告的第一辑、忘记打广告的第二辑以及新鲜出炉的第三辑,一共十五册,做一个整体的展示。下面是详细的名单:
第一辑:《老子》《诗经》《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第二辑:《论语》《孟子》《周易》《千家诗》《大学·中庸(附〈孝经〉)》
第三辑:《庄子》《世说新语》《元曲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增广贤文·格言联璧》
名单是有了,封面也看了,里面的内容究竟如何?我们来仔细瞅瞅:
首先是底本。为了保证经典原文的可靠、精准,我们选取了现当代学者的经典整理本为底本,熟悉传统文化的读者朋友都很清楚这些学者、这些著作的重要分量,举些例子:
如果说对于孩子们而言,诵读本是进入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对于家长及教师而言,这把钥匙就是这些底本。事实上,很多人也正是通过《论语译注》这类书进入了传统文化的大门,乃至于登堂入室。况且,孩子们都看诵读本了,家长和老师哪能落后呢?
其次是内容。我们以《宋词三百首诵读本》的内页为例:
为了方便诵读,我们在正文上特意选用了大号字体,舒朗醒目;对于难字难词的注释,我们力求简洁明了;同时,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诗文意境的想象,我们还选用了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画,比如,右下角的这幅《雨打梨花深闭门》,就是清末著名画家任伯年根据《忆王孙》中的这一句勾画出来的。此外,还有对作者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的介绍,还有为方便检索而设计的页眉等等。如果你够细心,还能发现《帝台春》一词中“谩伫立”的“谩”字底下标有“▲”,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看一眼下面的这个出版说明,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出版说明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为满足广大学生、家长及教师诵读中华经典的需求,我们策划出版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插图版系列图书。
本系列图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丰富,版本权威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蒙学读物、儒家经典、历史名著、诸子经典、诗文名篇等,内容丰富。同时,为保证内容准确,我们采用权威通行本为版本依据。
《宋词三百首诵读本》(插图版)以刘乃昌《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14年)为版本依据。
2.注音规范,注释精准
为了保证注音和注释的规范、准确、实用,我们确定了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依据版本,确定文字;依据文字字义,确定读音。
2)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文字读音进行标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收的,参照《辞源》(第3版)、《辞海》(第6版)等进行标注。
3)在语音流变中发生变调的,一律予以变调。
4)对于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在文字下方统一添加“▲”予以标注,并加以注释。同一页中重出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只作标注,不再出注。
5)格律诗中字词的现代读音与诗歌本身的平仄、押韵不一致的,一律标注现代读音,不作临时改读。
6)对于难字、难词、难句的注释,力求精炼、准确、易懂。
3.图文并茂,版式活泼
配以必要的图片,图片与文字力求密切关联,二者的结合不仅丰富了阅读形式,还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意。精彩的插图、活泼灵动的版式设计,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书局编辑部
再次是插图。虽然上面捎带提了一句,但毕竟打造的是插图版系列的诵读本,主角光环还是要给点的。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系列用了插图1200余张,你可以在《诗经诵读本》里认识到很多动物、植物、器物,可以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诵读本》里见到很多古人笔下的圣贤,也可以在《论语诵读本》里看到孔夫子不平凡的一生,还可以在《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千家诗》等诵读本中领略到古人对诗意的再现......
滑动试读《诗经诵读本》
总而言之,作为诵读本,该有的内容这系列都有,而且有出了自己的特色。最后,让我们贴出几条已购人士的评价作为结尾: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