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赏古今绘画大家笔下的醉美秋色!

2022-09-23 10:08 百墨艺术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秋分时节,天气早晚已有一丝凉意,

不知你所在的地方是否凉快了下来?

小编分享一些名画家笔下的秋景,

有气魄山河,

有别致小景,

还有幽幽森林。

从中你会发现,

时代在变,秋意不变,

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浓浓秋意吧!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图》

高远幽深的秋日山景,山峦重叠,秀润可爱。房舍掩映在茂林之中,小路曲折通幽,颇有山居之幽趣,又见溪水蜿蜒流淌。

茅屋中一人依稀可见,大约就是问道者。画面下部画有曲折的坡岸,坡岸上树木丛生,皆偃仰多姿,水边蒲草正随风轻摇,一派秋高气爽之意。

五代 关仝 《关山行旅图》

深秋时节旅人行走于北方山野,一峰突兀峭拔,峰下有寺观,云气萦绕于山脚。光秃秃的树枝在瑟瑟秋风中摇曳,一条河流分割画面,一座小桥遥接着秋日的气息...

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局部)

山重水复,竹林乔木,楼观屋宇,山庄茅舍,骡纲行旅,好美的秋色!

辽 佚名 《丹枫呦鹿图》

北国秋日,鹿群在林间嬉戏。林木茂密,相互掩映,绚丽多彩。几头鹿在期间或立或卧,生动逼真。画外似乎传来异常声响,鹿群不约而同向画面左侧望去,这一细节,刻画出鹿的机警与山林的寂静。

请横屏欣赏

元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描绘了济南郊外两座名山的秋景。两山遥遥相对,中间一片开阔平原,可见疏林屋舍、洲渚芦荻、渔人捕鱼。笔法简淡,墨色清润,布局疏朗,秋意顿然而生。

倪瓒《秋亭嘉树图》

《秋亭嘉树图》为倪云林晚年所作,风格天真幽淡,意境荒寒,反映了作者人画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怀。单看意境,就让人顿生寒意,天凉好个秋!

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层峦叠嶂,近景人物古朴有趣。用笔工细,用墨层次分明、浓淡相间,设色丰富,以赭石、藤黄、朱砂和朱磦等点染。尤其是双勾夹叶填色的运用,使得全图秋意盎然。

元 王蒙 《西郊草堂图》

该图描绘了一隐士坐于草堂内读书的情景,一改王蒙层峦叠嶂的深远和高远布局,而以平远之法绘就。用笔简率,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清幽秋景。

沈周 庐山高图

这是一幅沈周送给其老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的祝寿画,以庐山的崇高博大赞誉其师。图绘庐山崇山峻岭,岩石层叠陡峭,山峰巍峨壮观,山腰奇松红树,一泓瀑布倾泻而下,山脚流水潺潺;画面刚中带柔,突出老师的博大胸怀。

蓝瑛 仿张僧繇山水图

此幅绘翠嶂青溪,白云红树,溪岸钓翁,度桥老者。此图用传为六朝大画家张僧繇的无骨青绿法绘山水树石,傅色艳丽而不流于俗,构图高远而不涉于杂。当是蓝田叔大青绿仿古山水大嶂之精品。

清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

清 王翚 《虞山枫林图》

清 袁耀 《秋稔年图》

清 刘度 《白云红树图》

清 石涛 采菊图

髡残《溪山秋雨图》

任伯年 《蟹肥酒菊香》

近现代

吴冠中 小镇秋色

张大千 高秋图

张大千 秋山红树图

张大千 秋江野鹜图

张大千临赵孟頫秋林载酒

张大千 巫峡清秋

张大千巫峡清秋

张大千巫峡清秋

张大千秋山图

张大千 秋山晓色

林风眠 秋色

林风眠 秋林暮艳

林风眠 山村秋色

林风眠 秋山林影

林风眠 秋林

李可染 枫林暮晚

李可染 爱晚亭

李可染 漓江秋

李可染 秋山红遍

李可染 丹霞枫林

李可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傅抱石 秋山图

傅抱石 金陵秋色

傅抱石敬亭秋

傅抱石秋山访友

傅抱石 泰华秋色

吴冠中 山村秋色

吴冠中 溪畔金秋

吴冠中 金秋

吴冠中 北国之秋

吴冠中 秋雨梧桐

吴冠中 梧桐入秋

吴冠中 秋声赋

《秋饮黄花酒》

丰子恺极爱吃蟹。在自家院落里养蟹,中秋之日捞出作宴;然而这桌宴的头盘,主菜,配菜,全是——螃蟹。每到这时,丰子恺便对家人“下令”:“螃蟹剥肉不得立食,必须先放在蟹斗里,等到把所有肉剥出,再混入酱醋,以此下饭。”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一辑:《生的扶持》

秋高气爽,邀上三五好友,

啖蟹之时温上一壶好酒,

佐着淡淡的桂花香,

或叮叮当当地用起“蟹八件”,

或大快朵颐地允吸蟹膏,

岂不快哉!

或许正是“蟹”,

让这个菊香四溢,繁华清冷的秋,

生动而妙趣横生。

来源:美网艺术家


评论问答
相关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