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

2023-03-18 10:00

03月18日

上野千鹤子的婚姻,狠狠打了日本的脸

分类:新周刊

上野千鹤子与色川大吉合照。/《妇女公论》这一段被人围观、窥视的15小时的婚姻,却是上野对夫妻合姓制度和日本法律以家庭为中心的一次有力讽刺。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八卦媒体的恶意,才让这段“名人隐私”的被动曝..

03月17日

别煽动焦虑了,GPT-4还取代不了你

分类:新周刊

GPT更新,这回性能太强了。GPT-4连代码里的bug都能自己修,就不怕它自我进化,最后产生自主意识取代人类吗?答案是:目前不会。但GPT-4要达到“完美”,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程序员要被淘汰了,这可能不是危言耸听。..

03月03日

鼠鼠文学,当代年轻人的伤痛文学

分类:新周刊

2022 年7 月26 日,北京。观众在798 艺术区欣赏在此举办的“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北京站”展览。(图/ 侯宇/ 中新社) 最近,互联网上的不少年轻人热衷于以“鼠鼠”自称,用老鼠的口吻诉说自己的命运和遭遇..

03月01日

不想成为“商品”的年轻人,选择放弃彩礼

分类:新周刊

2022年7月13日,北京。情侣在故宫外的红墙下拍摄婚纱照。/视觉中国。越是开放、平等的朝代,对彩礼就越不讲究。中国式婚姻里,从不缺少关于彩礼的传说。前不久,江西萍乡因一则“1888万天价彩礼”的新闻而出名,虽为..

10月26日

这些“乡”音里,有100%的浪漫

分类:新周刊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家乡话总是“土土的”,以至于有时候一个地方的方言也会被当地人称为“土话”。 这种“土”的感觉,有关我们的乡土记忆,代表着一种与现代化相对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我们日常挂在口头的那些家..

11月08日

张爱玲的女主角,我更想念她

分类:新周刊

最近,备受期待的电影《第一炉香》上映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自从1984年以来,张爱玲的小说近10次被搬上大荧幕,口碑皆参差不齐。张爱玲的小说,不好改编,更不好拍。不过,2009年的一部电视剧版本的《倾城之恋》,..

11月08日

“要脑袋性感还是皮囊好看?抱歉我都占了”

分类:新周刊

法国电影好像总有一种独到的浪漫,它描画的不一定是波澜壮阔的故事,也不一定要和轰轰烈烈的爱情挂上钩。 法国电影的浪漫是平淡却惊喜的,值得一遍遍细细回味,看完豆瓣高分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你会发现哪怕..

10月09日

不是所有跟风,都能叫国潮

分类:新周刊

2021年5月9日,各式国潮宝藏现身北京三里屯。/IC“‘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更是国运之潮。”是时候来谈一谈“国潮”了。你可以做个自测,看看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国潮含量”有多高:潮牌——很难不被..

10月08日

严歌苓:我也是个洞中人

分类:新周刊

严歌苓:当代著名中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代表作有《扶桑》《少女小渔》《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等。最近在德国柏林家中修改自己的长篇小说,精神处在一种完全忘我的境地里。作者..

02月18日

为什么文艺的人,都热爱南方

分类:新周刊

南方和北方,是民谣歌手和电影导演们钟爱的意象。北方是苍茫的、凌烈的、庄严的,而南方是葱郁的、繁盛的、粘稠的。“南方”是一个诗意的起点,或者可以说,“南方”即是一首完整的诗。今天,我们从文字和光影里,去..

01月29日

疫情中的上海,告诉你什么是现代城市

分类:新周刊

后疫情时代,生活在什么城市最舒适?传染病除了是一个医学和流行病学问题,同时也是观察一个地区的治理方式和社会文化的窗口。造成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不可避免地放大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不仅是国内与国外,..

07月30日

景德镇的好名声和坏名声,都是因为陶瓷

分类:新周刊

景德镇洪水过境。/@观巷文化景德镇就像一位“没落的贵族”,保留着千年留下来的“金字招牌”,却迷失了前路。前不久,一场大水让千年瓷都景德镇上了新闻头条。对生活在景德镇城里的100多万常住居民来说,每年这个时..

07月28日

要不是吴桂春,谁还记得图书馆

分类:新周刊

博尔赫斯说,图书馆是最像天堂的地方。但有的图书馆不是。/图虫创意想在图书馆安静的书桌上看一整天书,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像吴桂春,到大城市去。五柳居士是陶渊明,易安居士是谁?2011年,民工吴桂春参加东莞图书馆..

05月08日

不管前浪后浪,都被神奈川的浪拍死了

分类:新周刊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中文发明后浪这词,和后浪本身,都没毛病。中年人想着向年轻人兜售生意,喊他们“后浪”就贼让人尴尬。占了时代红利的中年商人,雇了中年演员用朗诵腔念:“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我看..

05月06日

别骗自己了,听书不等于读书

分类:新周刊

听书≠读书不是什么书都适合听1986年,金色的八十年代刚刚过半,路遥从陕北的群山和煤矿中走来,抖一抖尘土,捧出《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但迎接这本心血之作的,却是文学编辑冷淡的评价:“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