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í ]
古同“笛”。
- [ zhú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古同“笛”。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古同“愧”,惭愧。
见“锢”。
〈动〉 用棍棒碾轧 。如:擀面;擀毡子 〈方〉∶来回细擦 。如:先用水擦净玻璃,然后再擀一下
〈名〉 (形声。从竹,高声。从“竹”,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撑船的竿) 同本义 [punt-pole]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世说新语·政事》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李郢《山行》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社戏》 又如:篙眼(篙痕。篙在岸上留下的..
〈名〉(形声。从米,羔声。本义:用米粉、面粉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 同本义 。如:蛋糕;糕点
鸿雁:“若见江南苍~。”
头发蓬乱。
◎ 公制重量单位―厘克(1/100克)的旧译。【
〈名〉 (形声。从竹,冓( gōu)声。本义:竹笼) 同本义 篝,笿也,可熏衣。——《说文》。方言注:“今熏笼也。”夜篝火。——《史记·陈涉世家》 上大下小而长,可以盛物的竹笼。如:篝石(以竹笼盛石块);篝灯呵冻(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喻写作之勤奋);篝车(指水车);篝篓(竹筐) 指熏笼。如:篝衣(把衣..
〈名〉黄鲴 ,一种鲤科鱼( Xenocypris argentea ),体长大而侧扁,大约30厘米,银白带黄色,口小,生活在河流、湖泊中,吃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茏~〕即“荭草”,一种水草,果入药。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 同本义 [wash one's hands]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水》奉匜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宣子盥而抚之。——《左传·僖公十九年》盥而不荐。——《易·..
1.古同“輨”,车毂端包的冒盖:“木~约绥约辔。”
2.犁刃。
〈动〉 (形声。从心,感声。本义:遗憾,不快,不满) 同本义(先秦古书一般用“憾”,汉代以后多用“恨”) 憾,恨也。——《广雅》以其私憾。——《左传·宣公二年》不可使多畜憾。——《左传·文公十四年》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人犹有所憾。——《礼记·中庸》无憾而后即安。——《国语·鲁语下..
〈动〉 (形声。从手,感声。本义:摇动;动摇) 同本义 撼,动也。——《广雅》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史·岳飞传》 又如:撼落(摇落);撼摇(摇动,动摇);撼顿(摇动,颠踬)..
〈名〉 (形声。从羽,倝( gàn)声。本义:天鸡,也叫锦鸡或山鸡) 同本义 翰,天鸡,赤羽也。——《说文》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逸周书·王会》 又如:翰音(鸟的叫声上达于天,而鸟仍旧在地。比喻居非其位而声过其实) 长而硬的鸟羽 [long,hard feather]鸡曰翰音。——《礼记·曲礼》。注:“犹长也。..
古书上说的一种虫。
古同“豪”。
古同“皞”。